研究生复试有多水?
19考研进入调剂大半年后,发现学科代码一模一样的专业在两个学校面试,一个学校是20个左右学生在一个教室同时面试(不是单独一个个进来),另一个学校是7、8个学生一个一个的进去。 先说说第二个学校的面试情况吧。一共7个老师,2个主考(看着很和蔼的那对),1个记录,4个补充提问。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就开始提问了——你对这个方向的研究有什么看法/你在这个方向做过什么研究吗(当然我早已准备好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了)。接下来就是各种对专业知识的提问(虽然我早已经把所有可能问到的问题都准备好了),提问的都是一些很浅的问题比如“什么是PEST分析”“市场细分有哪些方法”之类的问题。本来以为这种问答形式会很难,但是实际上除了第一个问题稍微深入一点以外其余的都很好回答。答完一个问题会有老师提示你是否答完整了。整个面试过程比较轻松,时间大概15分钟左右。面试结束后有人被叫到办公室签字确认录取,有人在门口等通知,我被叫到了办公室,老师说虽然我的分数不高但录取了,让我有点惊喜哈哈。
再来说说第一所学校的情况。同专业的同学分成两批面试,我被分在了第二批。这一批的人数比另一所学校多得多,大概有30人左右。同样是在一间大教室里面同时面试,每个人坐的位置都很靠后,前面只有一个主席台。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主席台上的老师开始问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针对你的简历提问的,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我参加的竞赛,这个我还事先准备了答案所以问题不大。接着又问了几个专业问题,比如“互联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互联网+”会成为热点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没多大关系。然后老师会给你出一道题让你谈谈看法,这道题我是真的没准备所以支支吾吾没有答好,但是也不要紧,后面有问其他问题的机会。这里需要提到的是面试的过程中可以看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的回答,因为有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好笑,比如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做A而不是B他竟然回答因为A和B不一样!!(大哥你是真的傻吗哈哈哈)所以如果看到你的室友或者同学回答奇葩也不要惊讶。
这两所学校的面经差别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一个是医学院校一个是理工院校,而且跟我报考同一个学院同一研究方向的人很少,所以遇到的人跟我的经历几乎毫无交集,所准备的材料也大同小异(只是有些学校要求不同所以个别材料要适当修改)。
每年网上看到一些考研考研党被某大学研究生院通知通过初试要去校复试了,心里都是一万个不相信。因为通过某大学研究生院给出的录取名额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线来看,是很容易通过初试的,也就是说随便考一考就通过初试了。但真正参加过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人就知道,通过初试其实并不像某大学研究生招生名额暗示的那样容易。所以,大家第一反应会认为某大学研究生的复试多水,其实事实也是如此。
我国高校研究生院给研究生入学考试划定的分数线和发布录取名额都是比较低的,所以通过研究生入学笔试初试的人会非常多。而各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点博士点名额又非常少,不可能大家都读研究生,所以就通过研究生复试刷掉一些人。但是,这样又和国家研究生院划线的政策有冲突了,会很尴尬。所以,大学就会通过各种手段,使一部分考研党没有参加复试的机会。比如,规定考研党报考研究生必须和本科本专业相同或同类别才行。这个规定就非常不合理,因为绝大部分学生读本科的时候对相关专业的兴趣不大,是为了考研就业才报考本科专业的,对读研也是这样,都是学习一个大类专业。还有些考研党想通过读研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向,可是这个大学就规定必须报考你读的本科专业,这就刷掉了一大部分考研党。
除此之外,大学还会通过要求考研党到大学研究生院参加资格审核等手段让一部分考研党没法参加研究生初试复试。虽然有很多卡人行为,但是仍然会有很多人通过硕士研究生笔试初试。所以,大学就开始安排研究生复试来刷掉多余的人。但是因为招人又不能太随意,所以研究生复试也会有一些程序。只是看起来很正规,其实非常水。
研究生复试一般会由该大学硕士博士点导师组成评委,会对报考该硕士博士点的考研党进行面试,比如让考研党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考研党回答。研究生复试会看考研党的政审、体检、笔试和复试成绩。虽然大学给研究生复试赋予了高深的学术性,但是研究生复试的评委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本身的知识和学术水平并不会很高。而且,他们一般也没有能力对报考研究生的考研党进行深度测试,所以研究生复试的试题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不是太差劲的人都能考过。至于政审和体检,大部分大学生的政审和体检都没什么问题。
所以,研究生复试非常水,虽然程序非常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