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5校网有什么好学校?

章文平章文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下前面几位都列出了一些大学,不过好像都没说到主修的科目来帮同学选校选系啊! 我在香港读本科,来香港读书快7年了,对这边的情况还算了解(虽然其他答主也说了很多) 先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是2019年来的香港,在港读研;当年高考离本科线差3分,去了当地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二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再加上当时家里有个亲戚也在香港读书,就萌生了来香港的想法。因为香港的大学都不承认内地的高考成绩,需要重新申请,所以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和面试,最后拿到了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专业和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数据分析专业的offer,最终选择了城大。 因为不是香港本地生,虽然在内地也算是个本科,但是香港很多学校的很多专业都是不招我的,最后只能读了城大没有选择的专业--数据科学与分析。虽然说不是自己的梦校,但在这里学习的这半年多,我越来越能感受到这所学校对我的影响。

首先,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图书馆、教室、宿舍环境都不用说,绝对比内地大学要好;然后教学方式也很让我欣赏,老师上课并不会给你讲太多的定理和定义,而是会给你讲清楚这门学科的本质以及思考的方法,让你自己通过做题去掌握知识。因为我之前是在内地本科,总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欠缺,而来到城大之后我却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学习之外,学校的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有各种协会等着你的加入哦~当然啦,作为计算机专业,课余时间我们也会泡实验室或者刷Gap。

其实到了这个层次,我觉得选择学校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专业,既然楼主写了计算机,那我就以城大的ITM和理大的CS为例帮你简单介绍下这两个专业吧~

① 课程方面:两个专业学习的内容其实差不太多,都有数据库、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必修课,但也因为理工是大类招生,所以分流后部分同学可能会发现必修的课程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因为不同的方向课程设置是有差距的。

② 老师方面:两位老师的风格不同,城大理强一些,会比较严厉,会push你完成指定的阅读书目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理大相对轻松一点,老师会给大家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去探索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③ 同学方面:城大同济人比较多,各个学校背景的人都有,理工中大华工的多一些,因为是按大类招生嘛,所以大家的起点差不多,也没有人会故意炫耀自已的背景,整个氛围还是很和谐友好的。

④ 费用方面:都是学费14w港币一年半+2.6w住宿费,理大一共有三个校区,城大就有四个呢,不过一般都在港岛校区,交通非常方便。

⑤ 学位方面:同样是在港就读,拿到的都是香港的硕士学位,只不过城大是master by coursework,理大是master by research,虽然字面上一个研究式一个授课式,但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人会说研究式的更有含金量,但是你要想想,人家导师愿意要你这样的“学渣”吗哈哈哈...)。

⑥ 移民方面:都是属于永久居留的非本地毕业生计划,没什么区别。

帅云曦帅云曦优质答主

香港地区幅员虽小,但学校林立。有公立和私立,中文和英文学校等不同形式,其中大约90%的中小学是公立的。

公立中小学的经费97%来自政府;教师由政府任免,享受公务员待遇。港英政府非常重视教育,20世纪90年代教育经费曾占政府经常性开支的20%以上。

80年代以来,香港地区逐步建立起所谓的“三轨教育制度”,即有三条不同的中学发展和升 学轨道,学生可在小学毕业时选择其中之一入学。

第一轨是学术性较高的全日制中学。学生在中学的最高年级分人文、理科分别应考公开的大学会考。

成绩优异者可再读一年专门复习大学专业科目。然后在第二年继续应考英国大学的普通教育文 凭考试,成绩好的可报读大学。第一轨中学是培养大学生的主渠道,其毕业生中约有四分之三被 大学录取。

第二轨是全日制的工业中学,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报考职业训练局的公开文凭考试入读专业 院校,也有部分应考大学会考试读大学预科或报读教师训练学院。大约30%的学生继续升学,其 余就业。

第三轨是兼读制中学。学生白天上班或实习,晚上上学。毕业后可报考公开文凭和大学会考,也 可就职。继续升学的大约有15%-30%。

此外还有专收有特殊问题学生的辅助学校。上述四类学校的学生也可相互转轨。

香港地区的小学分为高小和初小,学生学满6年,领取“离校证明书”,便可报考中学。中学学 制最初是4年制,后改为5年制。报考大学最高学历要求是7年制。目前各类中学校大约维持在450 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