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的学院是什么意思?
我在剑桥待了两年,学院这个概念是我待的最深的,也最能体会的。 说到学院就避不开剑桥大学的核心机构——Fellows(导师)和College(学院)。 本科生在大一结束后就会分配到自己的学院,大二上学期开始住到学院的宿舍。每个学院一般由三至四栋宿舍楼组成,大的学院会有五、六栋楼,每一栋楼都住着同一个学门(Faculty)的学生们。
以我是数学系为例,一般的一栋楼会分三个学门,每一个学门住两三层,每一层又分为几个公寓,一般一个公寓住4-8个人,有的公寓有阳台,可以欣赏到河景或者教堂的风光,很温馨。
但是,不是所有楼都那么理想化,我们有一栋楼是“混合型”的,上下层分别住不同的学门,而且中间还有连接各层的走道,没有单独的洗手间,这种设计我实在无感,不过这也是为了方便学门之间交流而做的考量吧。 每个学院都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院长(Warden/Master),另一个就是导师(Tutor)。
虽然导师这个词听起来好像高中班主任一样,但实际上每个导师负责的学生数量并不多,一般来说,一个导师带10个左右的学生,多的时候也超不过20人,少的时候可能只有5个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有一个选导师的过程,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去了解各个导师的为人以及研究方向,然后决定跟谁。不过一旦你选择了导师,一般情况下他会(她)会成为你这辈子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因为导师真的对你很好! 比如说我的导师对科研很不感兴趣,所以他在研究上对我们不是很严格,反而他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当然,导师也是分门的,一般是按照你的学门分配给你指导教授(Supervisor),然后再从导师中选出负责你研究的导师(Principal Supervisor)。导师们在研究上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跟国内的大学体系相比,剑桥的学院制更倾向于一种住宿模式,学生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呵呵,当然,你也能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人际交往)。
在这里,你遇到的导师可能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引者,更有可能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遇到一个好导师,或许就能在你迷茫时指点你前进的方向;在压力太大时,帮你放松;在你遇到不好的学校政策时,为你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