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么时代开始用筷子?

宋佳迅宋佳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筷子是随汉字一同传入日本的。 汉字的输入法需要借助工具,最初是日本使用汉文假名混合的方式(片假名多用于单词,汉字多用于句子),但这样速度太慢难以应付日常交流。于是日本人发明了音训假名(就是现在的五十音图)将音节用假名标记出来,而用汉字标记的则是词语。 但这种方法还是很难快速输入单字。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就是由一个汉字标记一个单词,而且这个单词必须是一个常用词。因为常用词出现频率高,所以用汉子做标记也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而筷子也是如此,最开始都是一根筷子插在碗里象征性地吃“饭”(这个词日语里面读作「めし」),真正吃饭的时候是用海碗盛着米饭和菜放在桌上当着客人的面用勺子舀着吃。而用筷子夹取食物放入嘴里嚼着吃却是中国、朝鲜半岛等亚洲地区传统而古老的食用方式,这种形式被日本人称为“うわじ”(用碗吃饭的意思)。

直到明治时期(1868-1912)东西方文化才逐渐在日本广泛交融,以筷子为媒介,中国饮食文化大量传入日本并深深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所以现在日本人已经普遍使用筷子,而使用餐具的情况则变得五花八门了。

胥建刚胥建刚优质答主

日本筷子的历史相当悠久,绳文时代,在日本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木质的筷子和木铲。据考证,日本最早的筷子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4000年。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奈良县奈良郡樱井町一带的飞鸟时代藤井御堂遗址里,曾发现了两支从大陆传入日本的木筷。

筷子是经过奈良时期和平安时代的王公贵族长期使用之后,在公元十世纪左右才普及到平民之间的,现在日本已成为继中国之后使用筷子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日本人在接受中国筷子文化时,为适应本国人的特殊需要,在材质、形状、用途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和创新。日本的筷子大多是木质的,但材质要求不很严格,不像中国,要用质地坚硬细密的紫檀、黄杨木制作。日本人一般用质地较软、纹理多、颜色浅的扁平樱木制作,他们认为中国人用的圆筷不能全面接触到食物,不如日本的扁筷好用。日本的筷子大多染上一层光泽,但不涂油漆,多采用自然古朴的风格。长度较短,大约有18厘米左右,这是由于日本人的个子矮,吃饭时坐得很低所致。

日本筷子还有两大特点:一是筷子头很方,是为了防止吃饭时在盘子上打滑,这是从使用角度来考虑的;二是给每人配上了筷枕,这是从卫生角度来考虑的,因为日本人通常把盛菜的盘子、碗当垫筷盘或筷碟用。这些特点也是日本独特的饮食习惯、文化心理的反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