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不用2017年?
因为“令和”这个标题是昭和天皇执政时的一个长期计划,为的是纪念他的祖父明治天皇在位64周年(始皇帝)以及自己即位30周年(洪宪皇帝) 。
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大幅提高的80年代中期。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昭和天皇想到了自己的祖父——第一个让日本站起来(明治维新)、第二个让日本富起来的(经济发展)的明治天皇。于是他想以己之名的“令和”来纪念祖父的“令德”。 “令德”在《礼记·曲礼下》中有记载:“令德,谓五礼之文。” 所谓“令德”就是符合礼仪法度的德行,而八佾之舞正是体现令德的舞蹈(详见《论语·阳货》)。
昭和天皇想把这一项活动作为一个长期项目来做,于是在公元1985年开始使用“令和”这个年号,同时把每年的公历1月1日定为“新纪元之日”(しんきりうたいのうち)并赋予其“新纪元的乐章(シンキリーのうた)”的称号。然而这个名称在中国没有沿用下来。 关于“新纪元之日”的由来,据说是由于日本在经历了二战的灾难后,于1946年在美国的帮助开始实施宪政体制,而昭和天皇也在1967年依据宪法实施了天皇制国体,因此从“建国宣言”颁布之日起,每年1月1日成为了日本的“新年”,也就是“新纪元之日”,这一天也是元旦。
日本的年号与中国的干支纪年混用。比如今天日期的公历是2017年7月31日,也就是农历的丁酉年六月十六日,则在日本就是平成29(2017)年7月31日(丁酉年六月十六日)。干支纪年是以旧历为基准的,而元号纪年是新历纪年,两者是并存交替的关系。
2019年5月1日,天皇明仁将正式退位,而皇太子德仁将正式即位,而新的元号也将开始实施。因此也就意味着现在的“平成”时代将退出历史。
从1989年至2018年,30年的平成时代也被称为“平成的失落三十年”。日本媒体用“平成”修饰了很多现象,例如“平成教育”、“平成经济”、“平成社会”等。日本的媒体和学者则认为,平成时代是一个失去和断崖的时代。
因为前任天皇在位时间比较久,“平成”也成为了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第三长的年号。据东京大学教授气贺先生称,此前,日本也发生过多任天皇交替时使用的元号,比如“正德-享保”、“正应-建治”都是前后紧挨的元号。那么新日本的新元号应该会采用什么号?日本的《日本书纪》里有记载:天平神护二年(765年)正月,因为新天皇即将即位,日本朝廷召集文人编写新的年号。其中有一个叫做“圣武”的年号,当时的学者藤原广嗣在会上大肆批判这个年号。他说“圣”字在当时发音houtei,这与当时的政权“法住”发音相同,使用此年号就等于宣扬皇权统治将会终止。结果,“圣武”年号被弃之不用,最后采用了“神护景云”。
虽然现在的日本人都不相信这种事情,但日本的官僚和天皇家族仍然相信“年号决定国家命运”。所以每年他们都会收到各种“建议年号”,有学者的,有民众的。但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归当任的天皇、法相和宫内厅等掌握。因此,现在的民众和普通学者更愿意用提交“建议年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比如,一些右翼分子给日本文科省寄“建议年号”时,就会附上诸如“万世一系”、“日本建国”等极右的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