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那么小么?
2014年5月,和夫人去新加坡度蜜月。 之前对新加坡的印象是:一个由英国人于二战后建立的殖民地;李光耀领导的国家;亚洲唯一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并且英文水准远超国内水平(据说新加坡学生的英文是在国内学习的两倍);人口约500万,面积比香港大一点。
到了那里以后,我的新印象变成了: 一个干净得令人发指的城市; 道路虽然狭窄但是车辆非常遵守交规,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交警,全凭自觉; 绿化做得极好,几乎每座大楼前都有绿色的花园,楼与楼之间也会留出大片的绿地方案; 人们十分热爱运动,晚上8点,所有写字楼都灯火通明,工人在加班,而办公室外的走廊或窗边都挤满了做有氧运动或者锻炼的人; 全岛只有两个体育场,却常年举办马拉松比赛,每年60多万人参加,这是世界上海拔最低(3米),参赛人数最多的马拉松之一了; 所有建筑都是现代化的玻璃大厦,但都保留了一些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比如国会大厦。
我曾在新加坡大学留学,所以找到一些当年的校友。他们现在大都成为各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拥有自己的房子,开车上下班。由于新加坡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所以他们的生活比中国人舒服很多。尽管工作很拼命,但是社会福利也相当不错。 新加坡人很少,如果算上华侨大概有700多万,但大部分华人都集中在唐人街附近。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国际学校,这主要是为了照顾在本地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并没有采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使华裔二代、三代产生了国籍上的困惑。政府专门设立了“华文津贴”来保障华文教育的地位,并逐步推进华语在新加坡的传播。
对于母语是汉语的我来说,在这里生活没有任何障碍。除了国语普通话以外,粤语、闽语甚至方言在电视节目里也时常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