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简历要怎么写?
1. 首先确定用日语还是用英语书写,因为日本的大学是用日语来发送出愿书类材料的;英文的话有些学校是需要寄送雅思成绩的。
2. 日英混写的话,建议主文书使用日语,正文中出现不熟悉的单词可以使用英文。
3. “特长”一栏可以填写自己的兴趣,例如阅读、书法等;如果是升学指导老师的话会建议填写计算机或者篮球之类的运动。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特长,就填写自己的生日。
4. 在校成绩这一项需要填高中的GPA(平均分数)以及年级排名情况;如果GPA不高也没有关系,可以通过多写一些自己在校的荣誉来弥补。
5. 申请研究生(修士预科)的同学在个人经历一栏还需要详细的说明过往的研究经验,如果有论文发表也需要翻译成日文附在原稿后面一起寄送出愿材料。
6. 有过打工经历的朋友最好在简历上附上几张工作的照片,证明自己确实去过那个企业实习,而不是单纯地写“兼职”、“临时工”等等。
关于简历制作的所有细节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留学简历的制作模板和要点吧!
① 简历的标题可以写“求职信”或者“个人简历”。
② 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基本信息。
③ 学历经历:高中/中专/技校的学历请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写,硕士/博士的学历请直接写出毕业时间即可。学校名称尽量写成英文或日语,有留学生比较熟悉的名称会更好。
注意:对于专科学生来说,除了最后一段本科经历不需要写详细的工作内容,其他经历都要描写一下具体做了什么工作。
④ 语言能力:尽可能详细的列出大家的日语和英语成绩。
⑤ 资质证明: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准考证等各种能证明自身条件的证件的照片全部放在一个文档里。
⑥ 添加封面、目录页、封底。简单的PPT、Word文档都可以插入到简历里面,使得简历看起来更漂亮、专业。
大家在制作好简历后一定要多打印几份,仔细检查是否有误后再投递出去哦~
中日两国文化虽有渊源,但毕竟还有许多差别,因此,做一份日式简历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来看一下中日简历的区别。
一、格式
中国的简历大部分都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日本的简历则是写给日本人看的,所以格式一定要符合日本人的习惯,比如用到的汉字、大小写、标点符号等等都需要做一定的改动,此外还要避免直译,尽量找到比较地道的日本说法。
二、内容
中国的简历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出出生地的,而日本的简历出生地是必须填写的内容,此外还有照片、联系地址、婚姻状况等等信息,日本企业非常看重个人的基本信息,因此这些内容都应予以如实标出,如有特殊情况也应予以说明,以免给对方留下不良印象而提前落选。
三、表述
中国简历中,我们经常用到“获得各种各样的……”“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等表达自己的优势,而这些在日本的简历中应当尽量避免,务必用数字来突出自己的成绩,在表述过程中使用小标题进行总结以方便HR的阅读,如果内容能够更详细就更好了。
四、风格
中国简历给人的整体感觉大多是风格多样,而日本的简历大多数都是统一风格,因此在写日本简历的过程中应遵循其规律,不要过于追求个性,更不要用那种“另类”的简历去追求出位。
五、注意事项
日本的简历一般由表简历和内简历组成,表简历是简历的封面,用日式汉字写明本人的日文名字、出身地、名字的读法、日文联系地址、日文邮箱、日文手机号,表简历一般直接使用日本简历纸,不作修改。内简历的内容包括本人中文名字、日文名字、中文联系地址、中文邮箱、中文手机号、日文手机号、学校地址及邮编、年级、专业、学生证号、生日、出身地、国籍、婚姻状况及身高,以下用表格式依次写上“姓名、性别、生日、婚姻状况、身高、国籍、语言、姓名、日语、计算机、出身地、现住址、联系方式、邮编、TEL、Email、传真、学历”等项目内容,最后用小标题形式概述自我介绍、取得资格、获奖业绩、社会经历、社团活动、兴趣爱好、特长等。日本的简历对照片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用白底的证件照片,有胶印和非胶印两种,注意照片需在封面右下角,一定要使用真实的照片,不要使用生活照。日本在审阅简历时,照片、名字、年龄、出身地等属于基本信息,因此务必确保信息的真实性。